用p2p终结者去哪里下载最安全?官方版本让你放心使用。

说起这个P2P终结者,我可太有发言权了。这玩意儿,当年可是帮了我大忙,但也确实是个“双刃剑”。

当年为啥要用这玩意儿?

那还是好几年前的事了,当时我还在一家小公司上班,十几号人,公司拉的网线也就那么一根,带宽不大。偏偏有几个同事,特别喜欢上班摸鱼下载电影、电视剧,或者更新他们那些个大型游戏。你知道的,一旦P2P下载软件,比如啥电驴、BT一开起来,那整个办公室的网络基本上就瘫痪了,打开个网页都得转半天圈圈。

我当时做的工作,又特别依赖网络,需要查资料,跟客户在线沟通,邮件附件也大。网速一慢,我这活儿就没法干了,急得抓耳挠腮。跟老板反映,老板也和稀泥,说都是同事,不好说太重。跟那几个下载的同事私下说,人家口头答应得好好的,“,知道了,我注意”,一转头该下还下,一点儿没耽误。

没办法,只能自己想辙了。

我是怎么找到并用上P2P终结者的

我当时就琢磨,肯定有啥软件能限制别人网速?就在网上瞎搜,搜“局域网限速”、“控制别人下载”之类的关键词。搜着搜着,就瞅见了“P2P终结者”这个名字。看介绍说,这玩意儿就是专门干这个的,可以管理局域网里其他电脑的网速,特别是针对P2P下载。

我心想这不就是我需要的嘛赶紧找了个看起来还算靠谱的下载点,把软件给弄下来了。那时候官方网站好像不太好找,或者下载麻烦,反正我记得我下的是个所谓的“绿色版”还是“破解版”之类的,解压就能用那种。

接下来就是安装和使用了:

  • 安装倒也简单。 我记得那时候的软件安装都挺傻瓜的,双击安装包,一路“下一步”、“同意”就完事了。装好之后,桌面上就多了个小图标。
  • 启动软件。 第一次打开,界面瞅着还行,不算太复杂,密密麻麻的都是网络参数啥的,但主要功能区还是挺明显的。
  • 扫描网络主机。 我记得有个按钮,大概是“扫描网络”或者“自动发现主机”之类的。一点,软件就开始在局域网里溜达,把所有开着机的电脑都给搜罗出来了。IP地址、MAC地址、电脑名称(如果有的话),还有实时的上传下载速度,都列得清清楚楚。
  • 找到“罪魁祸首”。 这就简单了。我瞅着哪个IP的下载流量最大,一直哗哗地跑,那准就是下载狂魔。再对照一下平时观察到的座位,基本就能锁定目标了。
  • 开始“终结”。 找到目标电脑后,选中它,右键一点,就有选项了,什么“限制上传速度”、“限制下载速度”。我当时也狠,直接把那几个下载最猛的同事的下载速度给拉到了一个非常低的值,比如几十KB每秒。我还给自己设置了个比较高的优先级,保证我的网速。

效果怎么样?

你别说,效果立竿见影! 就在我设置完之后没多久,我这边网页打开速度“嗖嗖”的,视频会议也不卡了,邮件附件秒下。那感觉,就跟便秘突然通畅了一样,爽!

办公室里那几个下载的同事,估计也纳闷,怎么下载速度跟蜗牛爬似的。可能他们也重启电脑、重启软件了,但没用,P2P终结者在后台默默工作着。

这玩意儿也不是啥光彩的手段,有点“以暴制暴”的意思。后来也听说有啥“反P2P终结者”的软件出来,专门对付它,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嘛而且如果被IT管理员或者懂行的人发现了,可能会有点小麻烦。

我也就是在那个特定时期,实在没办法了才用的。 后来公司网络升级了,带宽也够用了,或者换了有正规网络管理策略的大公司,这P2P终结者也就慢慢躺在我硬盘的某个角落吃灰,重装系统的时候也就彻底不见了。

现在回想起来,P2P终结者算是一款挺有时代特色的工具。它解决了当时很多人在共享网络环境下的燃眉之急。不过还是希望大家都能自觉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,别因为自己方便就影响别人。这算是我当年用P2P终结者的一点实践记录和感受,分享给大家乐呵乐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