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就来聊聊我最近亲身实践的一把所谓的“罗志祥多人运动”。此“运动”非彼“运动”,大伙儿可别想歪了,我这纯粹是字面意义上,几个人一起搞点啥事儿的记录。
事情的起因
话说,这事儿得从上上个礼拜说起。哥几个姐几个,平时工作都挺忙,压力也大,就寻思着周末是不是能凑一块儿,搞个什么活动放松放松。一开始我想得挺简单,不就是找个地方,大伙儿乐呵乐呵嘛我就在小群里吆喝了一声:“周末整点‘多人运动’,有啥好建议?”
艰难的筹备过程
你还别说,这一吆喝,群里立马就炸了锅。第一个跳出来的是小A,他说:“要不去爬山,呼吸呼吸新鲜空气,锻炼身体!” 紧接着小B就反对:“爬山太累了,周末就想躺平,要不找个地方打打牌,搓搓麻将?” 然后小C又提议:“不然去玩个密室逃脱或者剧本杀?年轻人不都好这个嘛”
好家伙,这意见一下子就七嘴八舌起来。我一看这不行,目标不统一,这“多人运动”咋搞?于是我尝试着进行第一步整合:先统计大家都有空的时间。我发了个投票小程序,让大家选周六还是周日,上午还是下午。
结果?有的人选周六上午,有的人选周日下午,还有几个说“我都行,看大部队”。得,这时间就没完全统一起来。我又硬着头皮进行第二步:筛选活动类型。我把大家提的爬山、打牌、剧本杀、甚至还有人提议去K歌的都列出来,再搞一轮投票。
这下更热闹了,票数那个分散,简直没法看。眼瞅着这“多人运动”就要泡汤,我这心里也挺着急的。毕竟话都说出去了,总不能虎头蛇尾。
后来我琢磨着,是不是一开始摊子铺太大了?想着“多人”,就恨不得把所有认识的都拉上。实践证明,人越多,想法越多,组织难度就越大。
最终的“运动”成果
经过几轮的拉扯和妥协,这个“多人运动”算是勉强成行了。怎么个“成行”法?
- 时间:定在了周六下午,因为这是最多人能接受的时间点。
- 地点:选了个折中的,找了个能吃饭、能打牌、旁边还有个小公园能溜达的地方。
- 人数:从最初设想的十几号人,实际到场的也就五六个铁杆。
活动当天,我们先是一起吃了顿饭,席间聊聊天,吹吹牛,气氛还挺融洽。饭后,一部分人支起了牌桌,噼里啪地开始“战斗”,另一部分人,像我这种不太会玩的,就在旁边公园溜达溜达,拍拍照,也挺惬意。
虽然跟我一开始设想的,那种热热闹闹、项目丰富、参与度极高的“多人运动”有点差距,但好歹大家聚在一起乐呵了一下。也算是我对这个名词的一次接地气的实践。
所以说,这“多人运动”听着简单,真要自己上手组织,从头到尾捋顺了,里面的门道还真不少。协调每个人的时间和兴趣点,是最头疼的。折腾归折腾,看到大家伙儿玩得还开心,也觉得值了。下次再搞,我得先缩小范围,从核心几个人开始,意向明确了再慢慢扩大,这样可能效率更高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