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今天瞎鼓捣了一下那个之前挺火的《旅行青蛙》,不过是中文版的。之前日文原版出来的时候,就看好多人朋友圈里晒,什么蛙儿子出门了,蛙儿子寄明信片了。我当时就寻思,这有啥好玩的,不就一电子宠物嘛还得等半天。
初次尝试与准备
前阵子偶然看到出了个官方中文版,叫《旅行青蛙·中国之旅》。我想着既然是中文的,总比看日文猜着强,就下载下来瞅瞅。安装包不大,很快就下好了。点开游戏,一股子小清新的日式画风扑面而来,确实挺可爱的,那个小青蛙,呆萌呆萌的。
院子里长满了三叶草,这就是游戏里的钱。我就动手开始割草,跟咱们小时候玩游戏攒金币似的。攒了一些三叶草,就得给蛙儿子准备出门的东西了。这游戏核心不就是这个嘛你给它准备行囊,它就自己出门浪,浪完了给你带点土特产和照片回来。
我点开了商店,里面有各种吃的,比如什么“玉露”,“艾草饼”,还有各种道具,什么帐篷、碗、灯笼之类的。据说这些东西会影响蛙儿子去哪儿,以及待多久。我寻思着,第一次出门,别太寒碜了,就给它买了个稍微好点的便当,再配了个便宜的头巾。
漫长的等待与小惊喜
东西都放进它的小背包里,桌子上也摆好了。然后,就没我啥事了。蛙儿子可能在屋里看书,可能在削木头,也可能在写信。你只能等着。这一等,有时候是几个小时,有时候甚至更久。它啥时候出门,完全随缘,真够“佛系”的。
我关掉游戏,干别的去了。过了大半天,想起来这事,打开一看,蛙儿子已经出门了!屋里空荡荡的,桌子上的东西也没了。心里头还真有点空落落的,又有点小期待,不知道它会去哪儿。
又过了不知道多久,手机“叮”一声提示,我赶紧打开游戏。蛙儿子回来了!还给我带了张明信片,上面是它在一个景点拍的照片,旁边还有一些中文的地名,比如什么“故宫”、“长城”之类的,这点中国特色做得还行。它还带了点土特产,什么“京味点心”,“特色面具”。这时候,你就会觉得,这等待还挺值得的。
持续的“养蛙”日常
之后就进入了循环:
- 收割院子里的三叶草。
- 检查邮箱,看看有没有蛙儿子寄回来的照片或者朋友(比如蜗牛、乌龟)来访送的礼物。
- 给回家的蛙儿子准备新的行囊。
- 有时候蛙儿子在家,会招待它的小伙伴,这时候也要喂点东西给小伙伴。
- 整理它带回来的照片和土特产,图鉴里会慢慢填满。
老实说,这游戏确实没啥操作性,节奏也慢得出奇。但玩着玩着,好像还真有点上头。尤其是看到蛙儿子去了一些你没去过或者很熟悉的地方,拍了些可可爱爱的照片,那种感觉挺微妙的。它就像个不怎么黏人的孩子,自己出去闯荡世界,偶尔给你报个平安。
说起来为啥我会玩这个?那阵子刚好工作上特别忙,压力山大,天天焦头烂额的。这游戏就像个避风港,不用动脑子,点几下,看看蛙儿子去了哪,带回来心里就挺舒坦的。可能这就是所谓的“治愈”。虽然现在玩得少了,但偶尔还是会打开看看我的蛙儿子又去哪儿野了。
这个中文版的《旅行青蛙》体验下来,还是挺轻松休闲的。如果你也想体验一把“佛系养蛙”,或者单纯喜欢这种慢节奏、收集类的游戏,那不妨试试看。就是得有耐心,毕竟咱的蛙儿子,可不是那么听话的主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