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跟大家聊聊我跑去铁观音发源地溜达一圈的事儿。之前我对铁观音的了解也就是停留在“好喝”的层面,这回去安溪,算是好好补了补课。
事情是这样的,前阵子休假,寻思着去哪儿转转,突然想到铁观音,这可是我平时最爱喝的茶之一。得,就它了,直接定了去福建安溪的票,安溪那地儿,就是铁观音的老家。
下了飞机,直奔西坪镇,这可是铁观音正儿八经的发源地。到了那儿,空气里都弥漫着茶香,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。先找了家茶馆,喝了杯正宗的铁观音,就是这个味儿,香气浓郁,回甘无穷。
喝完茶,就开始瞎溜达,想看看这铁观音到底是怎么来的。就随便找了个茶农,跟他聊了起来。他告诉我,铁观音这茶树,那可是有点年头了,据说在清朝雍正年间就有了。当时有个叫王银阁的茶农,发现了这棵特别的茶树,然后就开始琢磨怎么把它做好喝。
听茶农说,铁观音的制作那可是个技术活,从采摘到的烘焙,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的。采摘的时候,要选那种叶片肥厚、嫩芽饱满的,这叫“开面采”。采回来之后,要经过晾晒、摇青、炒青、揉捻、烘焙等等一系列工序,每道工序的时间和温度都得把握得恰到好处,稍微差一点,味道就变了。
我跟着茶农,一路看了采茶、晒青,还体验了一把摇青。摇青就是把茶叶放在竹匾里,然后不停地摇晃,让茶叶的边缘部分受到摩擦,这样才能让茶叶发酵。别看这摇青简单,摇久了胳膊可酸了。茶农还告诉我,摇青的时候,要根据天气和茶叶的情况来调整力度和时间,这可是经验活。
看完制作过程,我对铁观音的了解更深了一步。这不仅仅是一种茶,更是一种文化,一种传承。茶农们 generations 的心血,才有了我们今天喝到的这杯香气扑鼻的铁观音。
除了了解制作过程,我还去了安溪的茶博物馆,里面展示了铁观音的历史、文化和制作工艺。还看到了很多关于铁观音的传说,什么“观音托梦”、“魏荫发现”之类的,听起来挺有意思的。
这回安溪之行,让我对铁观音有了全新的认识。以后喝铁观音的时候,我都能想起安溪的茶山,想起茶农们辛勤的身影。这不仅仅是一杯茶,更是一份情感,一份记忆。
- 第一天:抵达安溪,品尝正宗铁观音,感受茶乡风情。
- 第二天:参观茶园,了解铁观音的生长环境,体验采茶、摇青等制茶过程。
- 第三天:参观安溪茶博物馆,了解铁观音的历史文化。
这回旅行的小
以后有机会,我还想再去安溪,好好体验一下那里的茶文化。也建议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安溪走走,感受一下铁观音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