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我在家翻箱倒柜,收拾那些旧纸盒,突然看到一张印着门神的老画儿,画风怪怪的,我就纳闷了:我国最早的年画是啥样?我这人就爱钻牛角尖,决定亲自搞明白。
我先掏出手机,打开浏览器,搜了“中国最老的年画特点”。网上蹦出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,什么唐朝的、宋朝的,说得零散不成样。我寻思着这网上的信息太水了,就干脆关了浏览器,跑去社区图书馆翻书。找来找去,在一本泛黄的民俗画册里,终于翻到几张黑糊糊的插图,标题写着“唐代门神年画”。我眯着眼睛瞅了半天,发现这玩意儿画得真简单,用红绿两种颜色涂来涂去,线条粗得像个娃娃乱画似的,没啥花里胡哨的装饰。
接着我不死心,坐公交车晃悠到市博物馆。那里刚好有个传统绘画展,我挤在人群里,凑到展柜前看真迹。那些最老的年画,全是印在破木板上的,颜色就红黄绿三主色,晃得人眼花。我蹲在那儿琢磨,试着临摹了一小段:先是勾个轮廓线条,直溜溜的像根棍子;然后拿蜡笔乱抹两下,居然有模有样!不过这手工画真费劲儿,想想古代人全是刻在木板上印的,难怪他们省事又快捷。
回到家,我心里痒痒的,干脆在网上买了点廉价颜料和宣纸,铺在桌上自己画起来。我从网上偷学两招儿,先描了个福字图案,再用大粗毛笔染红色当主调,绿色点缀边角。画完贴墙上,对比博物馆里看的,我这才抓出几个明显特点:比如颜色贼鲜艳,少用暗色;画面内容全是大吉大利的事儿,什么门神挡灾、娃娃抱鱼;线条简单得一笔搞定,不像现代画那么精细。
后来我越想越觉得对味,就跟隔壁大爷聊了两句。人家当过美术老师,一拍大腿说:“你小子没错,最早的年画就这德行!”他掰着指头数了数重点,我把这些都记在小本子上:
- 色彩超亮堂,基本就是红绿黄三色打天下,看着喜气洋洋。
- 画的内容图个吉利,全是保佑平安、招财进宝的俗气玩意儿。
- 线条直来直往,一点弯都不带拐,印起来快得像流水线。
- 材料多是木头刻出来的,省本钱还耐用。
折腾一圈,我总算整明白了这事儿。晚上把记录整理成笔记,感觉自己像个考古大拿。不过说起来,这过程让我想起小时候过年,奶奶在门上贴个红彤彤的年画,我总嫌它土气,现在才知道那是最老祖宗的手艺。以后我得常翻翻这种老东西,搞不好还能自学当高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