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几天闲着没事,刷手机时碰着个朋友在群里发消息,说“你这人也太下里巴人了”,听着怪别扭的,我就寻思着这词到底啥意思。以前听过,但一直没细究,就想搞明白它最初指的是啥内容。
赶紧翻开电脑,上网搜了搜。输入“下里巴人最初”,结果蹦出一堆老文章和史料。翻了翻,发现这个词早先真不是骂人的,而是出自古代楚辞里的玩意儿。接着点开几本电子版的老书,比如《楚辞》和一些历史记录,一字一句地对。发现最早,"下里"和"巴人"是两个破名儿,代表两首民间歌曲。
追根究底,翻到东汉时期《楚辞·宋玉对楚王问》那段,宋玉在里头提了这事儿。原来当时楚国有歌谣,分低俗的和高雅的。"下里"和"巴人"就是那帮平民百姓唱的口水歌,跟"阳春白雪"那种高大上的一比,土得掉渣。读了一遍又一遍,感觉挺逗,这不就跟我老家村里大妈唱歌一样吗?简单,接地气,谁都能哼两声。
查半天,手都磨酸了,我就拿出笔记本,把挖出来的内容一五一十写上去。别整太复杂,直接列表就行,这样好记又好懂。
我发现最初指的内容就这么几样,简单列一下:
- 第一,民间口水歌:就是楚国那会儿流传下来的破曲子,像"下里"这名字一样,内容粗俗,没啥讲究。
- 第二,普通大众表演:跟巴渝地区的巴人舞搭配着唱,老百姓在地头上瞎跳瞎蹦,图个乐呵。
- 第三,日常生活主题:歌词净说些吃喝拉撒的事儿,比如种地、闲聊、家长里短,没啥诗意。
- 第四,简单音乐风格:调子直来直去,没复杂旋律,就跟拍大腿打节奏一样,谁都能学着唱。
总结完,我自个儿都乐了。这不就跟今天抖音上那些洗脑神曲一样吗?低成本,不装13。回头想想,研究这小东西挺有意思,整天看高科技搞啥大项目,不如翻翻老黄历学点接地气的。后来跟媳妇一说,她哈哈笑我闲得慌,但至少下次再有人骂“下里巴人”,我能正经八百回一句了:这是老祖宗的智慧,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