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咱唠唠聊天记录分析这事儿。实话实说,我之前压根没寻思这玩意儿能干啥正经事,不就一堆闲扯淡的聊天嘛直到上礼拜二,我被隔壁工位老王安利了一款工具,他说能挖出点门道,好奇心重,决定亲自趟趟这浑水。
第一步:折腾工具,差点掀桌
老王发了个工具名给我,我麻溜儿跑去官网下载安装。名字就不提了,省得有打广告嫌疑。装完打开界面,瞅着还行,不算太复杂。按照指引想导入微信聊天记录,结果,栽了!这工具死活读不了微信的.db文件格式。气得我差点把键盘拍飞,心里骂了句:“老王你坑我!”
后来上网一搜,发现得先把微信聊天记录导成txt或者csv。好嘛手动打开微信,找到那个“设置”-“聊天”-“聊天记录备份与迁移”,吭哧吭哧选了半年的群聊记录导出成txt。看着那进度条慢吞吞挪动,我刷了半集剧才弄
第二步:导入&处理,眼睛快看花了
把导出的txt文件拖进工具界面,这回总算认了。只见进度条嗖嗖跑,感觉有戏!结果加载完一看,嚯,满屏都是字儿,花花绿绿的,信息量大得眼晕。
- 密密麻麻全是消息时间、人名、内容,跟天书似的。
- 识别出来了谁是谁,工具给不同人标了不同颜色,这倒是挺直观。
- 系统消息、红包、撤回提示啥的也给单独分类标出来了,整挺细。
一开始我是有点懵,不知道该点哪儿看就在界面上瞎点,挨个功能试。
第三步:结果出来,拍大腿了!
瞎点了一通之后,点开那个“分析报告”按钮,等了大概一根烟的功夫,报告生成了。不看不知道,一看真吓一跳!原来这群里的闲扯淡还真能看出这么多道道:
- 消息量排山倒海: 报告直接甩出来一张折线图,哪几天聊天最疯狂一目了然。一看图我就乐了,峰值那几天全特么是项目要加班或者发版本的日子,群里全是哀嚎和表情包,太真实了。
- 谁在暗中观察谁在疯狂输出: 工具给每个人都做了个“贡献度”排名。平时闷声不响的小李居然排前三?再细看,他全是深夜两三点回个“收到”或者“OK”,好家伙,卷王竟在我们身边!而我,排名中游,但被艾特次数前三,合着我就是群里那救火队员呗?
- 关键词暴露天机: 报告里还标红了高频词。“延期”这个词出现的频率高得离谱,还有“bug”、“今晚搞定”、“明早给我”……看得我直捂脸,这不就是我们组的日常吗?更绝的是,系统还自动把大家吐槽甲方、吐槽需求、吐槽食堂难吃的发言给归到“负面情绪”类,占比还不小……这下实锤我们是个“负能量小分队”了。
- 红包玄学: 分析连红包都没放过!啥时候红包最多?快下班前和周五下午!老板出现的黄金时段!合着大家摸鱼摸得飞起,老板一来立马发红包活跃气氛?太精了这帮人!
- 摸鱼时间大起底: 看活跃时段图简直笑死。上午11点和下午4点妥妥的高峰,摸鱼摸得准准的。午休和下班后反而没几条消息。最搞笑的是凌晨1点到5点还有个小峰,全是IT部那帮夜猫子在搞升级或者被报警叫起来。
第四步:这玩意儿到底有啥用?
报告看完了,我也冷静下来琢磨了:
- 项目管理照妖镜: 看看哪些节点大家话多(抱怨多、被艾特多),下次类似项目时间点心里就有谱了,还能预判啥时候可能要支援。
- 团队氛围晴雨表: 那些高频负面词和情绪分布,给老大看看,团队压力大不大一目了然,真不是谁矫情。
- 沟通效率显形记: 我被艾特次数那么多,为一看分析,原来很多问题别人搞不定反复喊我,是不是该做个培训,明确下分工?信息过载的问题也浮现了。
- 客户支持神助攻(稍微YY一下): 虽然我这回分析的是内部群,但想想如果是客服群,分析记录立马知道客户老在问啥问题、啥时间点问得多、有没有啥投诉关键词突然冒头,这不比人工翻记录快?
- 个人习惯小镜子: 我瞅瞅自己那点发言,废话还是有点多,得改。再看看小李那后半夜的“收到”,兄弟注意身体!
折腾完这一圈,感觉像是给混乱的战场装了双上帝视角的眼睛。以前觉得聊天记录就是垃圾堆,现在明白了,只要舍得花点时间翻翻(当然工具帮了大忙),里面藏着的全是宝贝线索,能干活更明白,管人更贴心。工具这回没坑我,老王算是将功补过了!行,这趟浑水趟得值!以后这法子可以常用。
(Ps. 不过可别让老板知道我有这分析报告,不然群里以后怕不是没人说话了哈哈哈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