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刷手机看到个热搜,说重阳节登高根本不是爬山的意思,直接给我整懵了。我打小就觉得重阳节就是爬山,老家后山每年这时候全是人,老头老太杵着拐杖都得往上蹭两下。今年重阳节正好调休,我琢磨着亲自试一把,看看到底咋回事。
早上七点闹钟还没响,楼下装修队就先开工了。我骂骂咧咧爬起来,翻出压箱底的冲锋衣,结果拉链卡住了。使了吃奶劲才拽开,想着今天高低得爬个山。结果一开窗傻眼了,这雨下得跟天漏了似的。老婆裹着被子哼哼:"下这么大雨还爬啥山?" 我嘴硬:"古人登高也没说非得晴天!" 实际心里打鼓:该不会真要爬楼梯?
转折在小区物业。拿快递撞见李大爷扶着腰上楼梯,顺口问了句:"您老重阳节不登高?" 老头指着头顶声控灯直乐:"这不天天登高吗!十二楼!" 我愣在消防通道口——难不成以前人被暴雨堵家里,都改爬阁楼?
回家赶紧查资料。好家伙,敢情登高最早是躲瘟疫!东汉那会儿叫桓景的,听道士说九月九瘟神要屠村,带着全村人往山上跑。等他们哆哆嗦嗦下山,发现家里的鸡鸭牛羊全瘟死了。这下可代代相传成了躲灾秘诀。读到这儿我对着电脑屏幕拍大腿:合着古人压根不是去锻炼身体的!
雨停都下午三点了,闺女在旁边吵着要吃炸鸡。我心血来潮拎起野餐垫:"走!咱登高去!" 开着破车绕到郊区观景塔,电梯门一开傻眼了——整层楼挤满老头老太,窗口架着三脚架,地上铺满餐盒。王奶奶塞给我块发糕:"小张来得正我们登高小组今年换地儿!"
塔顶冷风飕飕的,我家丫头啃着鸡腿含混不清地问:"爸爸我们算登高成功了吗?" 我瞅着楼下火柴盒大的车子,突然琢磨明白了:古人是往高处躲灾,咱现代人是往高处躲喧嚣!那帮写诗的古人爬完山该吃吃该喝喝,跟我们搁这儿啃炸鸡的德行有啥区别?
- 扛上塔的五斤橘子被分光了
- 老婆泡的枸杞茶被李大爷兑了二锅头
- 闺女的薯片袋在风里飘出三米远
下楼时碰见物业小刘扛着梯子换灯泡,他嬉皮笑脸喊:"张哥登高完?" 我踹了脚他晃悠悠的梯子:"这破梯子也算登高信物!" 突然想起自己外公——老头在世时最爱重阳节,说登高能踩小人。现在才懂,他真正想踩的,是那些啃噬健康的病痛。
晚上给老母亲打电话,她在那头絮叨:"今天爬六楼腿都不疼..." 我捏着响个不停的颈椎按摩仪,喉咙突然发堵。去他妈的登高本质,明年就算下刀子,我也得搀着老太太踩上两级台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