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闲来无事,翻箱倒柜找出了压箱底的老伙计——《特勤机甲队5x》。你别说,这玩意儿现在看是老古董了,零几年的东西,工画堂出品,当年可是正儿八经的日系SLG,玩起来那叫一个上头。
装这个游戏可费了我老大劲。现在的电脑跑老游戏,兼容性就是个玄学。折腾了半天,总算是给弄起来了。一进游戏,那熟悉的2D机甲,略显粗糙但别有风味的界面,还有那略带紧张感的背景音乐,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当年熬夜奋战的日子。这游戏,就是那种硬核的回合制策略,一步走错,满盘皆输,刺激得很。
重温经典任务的“莽夫”打法
我记得当年最喜欢的就是操控那一队清一色的女队员,开着各式各样的机甲,在战场上冲锋陷阵。这回重温,我特意选了那个印象深刻的“纳奎斯特防卫战”里的第三个任务,好像叫啥“桥边阻截”。
按理说,这种阻截任务,就该猥琐点,利用地形,卡好位置,慢慢消耗敌人。可玩游戏就喜欢大开大合,不喜欢磨磨唧唧。于是乎,硬生生把一个阻截任务,打成了向前推进的正面歼灭战。几台主力机甲顶在前面,炮火覆盖,后面跟着支援单位,一路平推过去。虽然有点不按套路出牌,甚至有点“这样不好”的感觉,但不得不说,这种简单粗暴的打法,有时候也挺解压的,哈哈。
- 机体选择:尽量挑火力猛、装甲厚的,管他机动性,能抗住揍就是好样的。
- 战术部署:啥迂回包抄,不存在的,就是正面刚!火力集中,争取快速点掉对方的关键单位。
- 队员培养:这个得花心思,能力强的队员开好机甲,那战斗力是噌噌往上涨。
这种“莽夫”打法也不是每次都灵,有时候对面火力太猛,或者AI耍点小聪明,也容易翻车。但SLG的乐趣不就在这嘛不断尝试,不断调整,取得胜利的那一刻,成就感满满。
说起“特勤”,现实可没游戏那么简单
玩着这《特勤机甲队》,看着屏幕上那些为了任务目标浴血奋战的队员,我不由得想起了我自个儿的一段经历。那会儿我还在上一家公司,也是接了个所谓的“特勤任务”。
当时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,话说得那叫一个漂亮,什么“你是骨干,能力强,这个项目非常重要,是公司的战略重点,做好了年底加薪升职都不是问题”。听得我热血沸腾,心想这不就是游戏里那种精英小队接S级任务的剧本嘛于是领着几个人就一头扎进去了,没日没夜地干,把家都快忘了。
项目初期确实挺顺利,我们也攻克了不少难关,眼看着就要出成果了。结果?关键时刻,上面的人事变动,新来的头头对这个项目根本不感冒,觉得投入大,见效慢,不如他自己带来的那个“短平快”的项目来钱快。然后就开始各种暗示,各种穿小鞋,资源不给批,人员也给你调走一两个,美其名曰“优化配置”。
我当时那个憋屈!你说这叫什么事儿?我们这边正“浴血奋战”,后方直接给你釜底抽薪了。哪像游戏里,目标明确,队友给力,就算敌人再强,也有个盼头。现实里的“特勤任务”,有时候你都不知道真正的“敌人”是谁,也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对不对。那项目黄了,我们几个早期投入最多的人,反而成了背锅的,说我们“战略判断失误,执行能力不足”。我呸!当时我就想,这要是游戏,我高低得开着我的机甲把那些指手画脚的家伙给突突了!
后来我也想通了,工作嘛不就是那么回事。哪有那么多理想化的“特勤小队”,多的是草台班子和互相甩锅。那段经历也算是给我上了一课,让我明白,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,跟对人,做对事,比你闷头傻干强多了。不像玩游戏,输了可以读档重来,现实里,一步错,可能就得绕好大一个圈子。
现在玩玩这些老游戏,反而觉得特别纯粹。目标清晰,规则明确,付出了就有回报。虽然画面不如现在的华丽,系统可能也有些老旧,但那种沉浸感和策略性,还是能让我找到最初的快乐。这《特勤机甲队5x》,估计还能陪我度过不少悠闲的午后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