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捣鼓的一个小玩意儿,也算不上啥高科技,就是个简简单单的“美味水果对对碰”。
起因嘛也挺简单的。
主要是我瞅着家里那几个娃儿,天天就知道抱着个平板、手机不撒手,眼睛都快瞅坏了。我就寻思着,得给他们找点别的乐子,既能动动手,又能动动脑,还能让他们离那些电子玩意儿远点。水果,家里常备,颜色鲜艳,形状各异,娃儿们也爱吃,拿这个做文章,应该错不了。
我的准备工作
说干就干,我先是跑了趟水果店,苹果、香蕉、橘子、葡萄,还有几个叫不上名儿但瞅着新鲜的,各样都来了一点儿。买的时候我就特意挑那种颜色对比鲜明,或者形状有点特点的,想着这样玩起来更有意思。
回来我就把这些红的、黄的、绿的家伙们都给洗干净了,擦得锃亮。然后找了个大托盘,把它们一股脑儿都堆在上面,五颜六色的,看着就喜庆。
开始“对对碰”的实践过程
我就想着,最简单的,颜色一样的放一起呗。比如红苹果跟红草莓(虽然这回没买草莓,打个比方),黄香蕉跟黄梨。我就跟娃儿们说:“来,咱们玩个游戏,看看谁能把颜色一样的水果找出来,放到一块儿。”
俩小家伙一开始还有点懵,我就先示范了一下,拿起一个红苹果,又拿起一个红彤彤的圣女果,说:“看,这俩都是红色的,它们是好朋友,放一起!”他们立马就明白了。
然后,我就开始增加难度了:
- 形状对对碰: 我说:“光看颜色不过瘾,咱们再看看形状。圆圆的都有谁呀?长长的都有谁呀?” 于是苹果、橘子这类圆滚滚的就聚到了一起,香蕉这种弯月亮形的也找到了同伴。
- 大小对对碰: 这个也简单,大的放一堆,小的放一堆。葡萄珠子最小,西瓜(如果买的话)最大。
- “你说我猜”进阶版: 我让他们轮流闭上眼睛,我拿一个水果让他们摸,或者我描述一下水果的特点,“它穿着黄色的外衣,弯弯的像月亮,甜甜的很好吃”,让他们猜是这个环节他们特别喜欢,抢着要摸,抢着要猜。
- 记忆大考验: 我把几个不同的水果摆成一排,让他们看十秒钟,然后用块布盖上。接着我悄悄拿走一个,再掀开布,问他们:“少了哪个水果呀?”或者我偷偷调换两个水果的位置,让他们找出来。这个对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都是个小挑战。
实践下来的一些感受
你别说,这么一搞,那俩小家伙立马来劲了!也不吵着要看动画片了,围着一堆水果玩得不亦乐乎。他们不光认识了更多水果,还知道啥是圆的,啥是长的,哪个闻起来香,哪个摸起来滑溜溜的。
最重要的是,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得自己动手去摸,用眼睛去看,用鼻子去闻,甚至忍不住了还会偷偷舔一下,哈哈。这种亲身体验,可比在屏幕上看图片、听介绍要深刻多了。
我们还把一些水果切开,观察里面的果肉和籽,顺便就把这些水果都给消灭了,一点没浪费。玩也玩了,学也学了,吃也吃了,一举多得!
这事儿弄完,我自个儿也琢磨了一下。
有时候咱们大人老想着给孩子整点高科技、新奇玩意儿,觉得那样才叫教育,才叫跟得上时代。结果?可能还不如这种最原始、最简单的游戏来得实在。就拿这“水果对对碰”来说,道具简单,规则灵活,但它调动了孩子的多种感官,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、记忆力、分类能力,还增进了亲子感情。
我觉得这种接地气的实践挺好的,以后还得继续琢磨点类似的。这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嘛简单的事儿,用心去做,也能玩出花样,也能有大收获。今天就先分享到这,下次有啥好玩的,我再来跟大家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