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收到一个粉丝私信,问我电竞本科到底值不值。我琢磨着光查资料不行,得找真人聊聊。翻箱倒柜找出前年游戏展会存的十几张名片,挨个打电话。
联系专家的磕磕碰碰
第一个电话打给某俱乐部经理,刚说"电竞教育"四个字,对面就笑场了:"我们招实习生从来不问专业,打得好的初中生照样收"。第二个倒是某高校系主任,结果聊半小时全是招生话术。第三天总算撞上个实在人——老李,做电竞赛事运营十年的老炮。
网里的现场调研
周六直接杀到老李公司楼下网。他叼着烟鼠标啪嗒响:"你看这届高校赛,导播切镜头还总漏人头。"等比赛间隙他才转过来:"你们写文章的别老盯着选手岗,首批毕业生能当选手的怕是不到5%。"
老李掰着指头给我算:
- 赛事岗 要熬夜通宵盯全场,现在都是体力好的小年轻顶上
- 教练岗 退役选手自带经验光环,大学生拼不过
- 开发岗 学unity的比不过计算机专业的
转了三道弯的发现
正泄气,在网厕所撞见个挂工作牌的黄毛小伙。一聊居然是本地院校电竞专业首届毕业生,现在做直播运营。"我们班28个人"他甩甩手上的水,"6个搞短视频,4个做游戏测试,还有俩卖电竞椅的"。
这小子给我看了课表,突然发现问题所在:
- 电竞心理学 不如直接学心理学
- 赛事管理 和会展管理课重合度80%
- 最实用的 反而是系里外聘选手教的直播话术
专家预测差点翻车
回去路上老李发来条语音:"要说机会,得看五年后"。他见过太多网老板转行做青训:"现在缺的是既懂游戏规则,又会写材料报批文的人"。电竞场馆要拿消防许可,赛事申报要走文化审批,这些流程专业选手根本玩不转。
晚上整理录音时突然想通:去年帮亲戚孩子填志愿,盯着"电竞"俩字眼睛放光的小子,去了个二本读计算机。前两天看他朋友圈,居然在某大厂调试云游戏服务器——电竞专业的终点,可能是IT民工的新起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