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掌握残骸分布操作难吗?三个技巧轻松搞定!

今儿个就唠唠这个残骸分布实操!当初刚接触这玩意儿可把我愁坏了,文档写得跟天书似的,按钮多到眼晕。但我这人轴,非跟它死磕到底不可。

第一天:摸黑瞎折腾

大清早就把设备架好了,结果你猜咋的?按了启动键死活不扫残骸!屏幕上红彤彤的报错提示闪得我脑壳疼。后来发现是传感器没校准,蹲在地上拧了半小时螺丝,汗珠子都滴进螺丝孔里了。

踩坑实录:
  • 设备要提前暖机15分钟(说明书小字写的!)
  • 金属探测头得离地10厘米(拿卷尺量着调的)

第二天:意外突破

本来准备当废铁卖了这堆设备,结果隔壁老王来串门,瞥了眼屏幕说:"你这扫描范围调反了!" 还真是!把500米改成50米后,屏幕立马蹦出几十个发光点,激动得我差点把保温杯砸键盘上。

重点来了!摸索出三个土办法:

技巧一:蚂蚁搬家式扫图

甭管大区域多诱人,我就切豆腐块。先划个10x10米,等"滴滴"声稳定了再挪位置,跟扫雷似的。虽然慢得让人抓狂,但胜在准!

技巧二:给残骸"贴标签"

发现铁片堆就用黄色记号笔涂个三角,碰上线缆团就画波浪线。夜里打着手电做标记,老婆还以为我在搞艺术创作。

技巧三:烂本子胜过高科技

什么电子记录都见鬼去!专门买了防水笔记本,左手握探测仪右手画分布图。某次下雨时平板电脑全罢工,就我这破本子还能看清昨晚画的叉叉圈圈。

关头的幺蛾子

眼看着要收工了,设备突然抽风!扫描仪指着水泥地狂响,挖开一看——好嘛不知哪个缺德的把扳手埋这儿了。气得我当场把扳手挂设备上当警示牌。

现在咱也算摸出门道了:残骸扫描就跟淘金似的,别信花里胡哨的功能键,死磕三招笨办法反而稳当。对了,友情提示:做标记的油漆笔别跟午饭放一块儿...别问我怎么知道的,现在饭盒底还沾着荧光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