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现这个冷门节日
今儿个早上刷朋友圈,突然看到有人在转发“国际不打小孩日”的帖子,一看时间正好是4月30号,我寻思这是个啥日子,压根没听过。我家小孩才两岁半,正是淘气的时候,昨天还被我吼了一句,心里头一嘀咕,这不刚巧撞上了嘛赶紧掏出手机查一查,发现一堆人都在说这事,连本地群里都在聊。
动手查资料的过程
我先点进几个新闻 app,好家伙,原来这叫“国际不打小孩日”,还是个全球性的节日。从1998年老美那边发起的,专门用来反对打小孩的体罚。读着读着,我突然想起参考内容说这是为了声援儿童权利。就顺手翻了几个权威报道,像新华社、教育频道的文章,都提到联合国早把儿童保护写到公约里了。这下子明白了,这日子不是闹着玩的。
- 找历史:扒拉出文章说,最早是美国一个叫“有效管教中心”的组织搞的,1998年发起,后来全球各国跟着凑热闹。
- 看意义:读到内容强调体罚会让小孩更容易叛逆,影响长大。反正是个正经事。
- 记点东西:我赶紧拿笔记下重点,比如这节日的英文是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,通俗点就是“无巴掌日”。真有意思。
实践中的小尝试
查完资料后,我就琢磨怎么实践一把。正好中午小孩闹腾,非要玩手机不吃饭,我老婆差点动手了。我立马想起来今天的主题,强忍性子冲过去蹲下跟娃说:“宝贝,咱们好好玩玩具,不打人不吼人哈。”试了试转移注意力,真管用,娃不哭不闹听话了。
下午约了个朋友聊这事,她也吐槽自己一急就打孩子屁股,后悔得慌。我们就讨论有啥替代法子,比如定规矩、罚站墙角之类的。我还掏出手机给她看刚学的内容,大家一拍即合,说以后得多点耐心。
整理分享的收尾
折腾一天下来,我感觉这节日挺值的。在微博上写了条短文,简单讲讲我的发现和经历,提醒大家少用棍棒。没想到立马有人回复说“今天开始试试”,乐坏了。
回头一琢磨,虽然就是个冷门日子,但养成好习惯天天都管用。下次遇到娃闹腾,咱也不用靠巴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