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为何荡秋千?秋千节的冷知识大揭秘

今天翻故纸堆翻得颈椎病都快犯了,就为了搞清楚古人吃饱撑的荡什么秋千。你们是不是也觉得这玩意儿就是小孩玩的?结果差点被书砸了脚!

翻书翻到怀疑人生

大清早翻出那堆蒙灰的旧书,哗抖开全是灰。先从《荆楚岁时记》里扒拉出“春时悬长绳于高木”这句,眯着眼睛确认了三遍——好家伙,南北朝就玩这么大?不死心又去抠《开元天宝遗事》,里面写唐玄宗管秋千叫“半仙之戏”,我当场笑喷,敢情皇帝老儿也觉得晃上天像要成仙!

扛木头差点闪了腰

撸起袖子想复刻古人体验。小区后山捡了两根歪脖子树干,吭哧吭哧扛回来,锯木头时邻居探头骂:“杀猪!?”绑麻绳时勒得满手红印子,拴在小区健身架上还哐当响。

  • 试荡初体验:抓着麻绳猛蹬腿,结果晃了三十厘米就卡住,活像只翻不过身的王八
  • 绳子升级战:翻箱倒柜找出闺女跳皮筋的橡皮绳,这下能荡高了,可屁股撞树干疼得龇牙咧嘴

摔出来的冷知识

摔第三次时突然开窍了!古人秋千底下是悬空的!赶紧把树干插进土里半米深,这下荡起来耳边呼呼生风。晃到最高点松开手——哐当!摔进草堆里啃了满嘴泥,但瞬间懂为啥叫“半仙”了,失重那会儿真感觉魂儿飘出天灵盖!

真相暴击:原来这玩意儿是古代妇女少有的合法飞天时刻!《析津志》里写小娘子们裙裾翻飞露出绣鞋,那场面不比现在的维密秀刺激?怪不得要定寒食节前后为秋千节,饿着肚子荡秋千才飘得更高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