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让官员回家洗澡的假期叫什么(汉代官员每5天一休)

今儿个我在家搓澡,洗得正舒坦,突然琢磨起来:古代那些当官的,汗臭熏天的时候咋洗澡?难不成天天憋着?一拍脑门,我决定查查这茬事儿。

动手查资料的过程

我先翻箱倒柜,把压箱底的老书都扒拉出来。那些破书页都发黄了,字儿糊得看不清,看得我眼睛疼。折腾半天,屁都没找着。干脆掏出手机,瞎搜一通。还真让我逮着了——古时候官员洗澡的假期叫休沐。汉代那会儿,官员每五天就能放一天假,专门回家泡澡去。

查着查着,我又纳闷了:衙门里头味儿那么大,官员们留长发、穿厚袍子,几天不洗不成酸菜坛子?怪不得要设这个假!《汉律》里写得明白,“吏员五日一休沐”,不光洗澡,还能看老婆孩子。算算账,一年休七十来天,不比咱现在996强?唐宋改成十天一休,叫旬休,抠门得要死。

试着体验一把古人洗澡

光查资料不过瘾,我得试试古人咋搓澡。家里没皂荚澡豆这些高档货,我就用土法子。先整点儿淘米水,又翻出烧柴剩的草木灰,混一块儿往身上抹。好家伙,搓得我皮都红了,还一股馊味儿,老婆直骂我神经病。后来搞明白了:达官贵人用的澡豆是猪胰子混豆粉做的,平民用淘米水或皂角。皂角搓出来还有点小泡沫,跟我买的便宜肥皂差不多。

  • 淘米水:黏糊糊的,但挺去油。
  • 草木灰:糙得跟砂纸似的,差点搓掉皮。
  • 澡豆:没原料做,但古籍说加了香料,能防蚊虫。

试完我满头汗,寻思:古代烧热水就费劲,老百姓半月洗一回算奢侈。官员有休沐假还算沾光。

琢磨出的感想

忙活半天,我瘫沙发上直喘气。这休沐假,看似福利,实则是无奈——没空调没淋浴,不放假真能熏死人。比起咱现在天天冲凉,古人活得真憋屈。可人家愣是整出淘米水皂角这些玩意儿,比咱某些高价沐浴露还管用。我寻思着,下回洗澡得珍惜点,别浪费水。

没空调没淋浴,不放假真能熏死人。比起咱现在天天冲凉,古人活得真憋屈。可人家愣是整出淘米水皂角这些玩意儿,比咱某些高价沐浴露还管用。我寻思着,下回洗澡得珍惜点,别浪费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