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清明回老家上坟,瞅见隔壁村土坡被挖开个大口子,露出来些碎瓦罐片子。小时候听老人说这片是古村落遗址,当时脑子一热就蹲那儿扒拉了半天泥巴,结果除了半截生锈的锄头啥也没找着。回家路上琢磨着,考古这活儿看着简单,实际门道深着。
一、从翻烂两本旧书开始
先上旧书网淘了本《考古入坑指南》,又管县图书馆借了本《黄土下的故事》。头三天看得直犯困——那些“地层”“器型”的词儿看得眼晕。后来学乖了,直接翻到看“抢救性发掘现场图”那几页,用红笔把工人手里的小铲子、筛网、毛刷全圈出来,心里才算有点谱。
二、在玉米地里交的学费
五月碰上下暴雨,村东头老王家玉米地塌出个脸盆大的洞。我拎着种花的小铁锹就冲过去,刚扒拉两下就挨了骂——原来把人家田埂挖塌了半边。老王气得直跳脚:“考古队探洞要打正正方方的坑!你这挖得跟狗刨似的!”后来赔了五十块钱,学着他比划的样子,用树枝在自家后院划了个一米见方的格子。
- 技能1:探铲打洞——淘宝38块的洛阳铲根本使不上劲,用不锈钢晾衣杆绑上铁皮筒自制,甩得满手水泡才勉强戳进半米深
- 技能2:筛土找渣——拿老丈人筛河沙的漏网改装,筛出三斤碎石子七只蚂蚁窝
三、破碗复原差点要了命
七月在河滩捡到堆青瓷片,兴奋地抱回家铺了满桌。按书里说的按颜色深浅分类,结果拼了两晚还是个破碗底。第三天气得拿502胶直接粘,手指和瓷片黏成了连体婴,用洗甲水泡了半小时才救回来。现在书桌底下还存着贴满胶布的半只碗,远看像被雷劈过的八卦图。
四、土疙瘩里练出火眼金睛
最绝的是十月去砖窑厂帮忙。老师傅指着刚挖出来的红土块说:“瞅见没?这层泛白的叫钙结核,底下带灰点的八成有炭屑。”我把这话当圣旨,抱回两麻袋窑土在家捯饬。周末拿放大镜盯到流眼泪,终于在某块土里发现半粒碳化的小米——虽然证明是邻居家鸽子拉的屎。
- 技能3:分辨夯土——菜园子挖出的硬土块泡水三小时没散开,激动得差点放鞭炮
- 技能4:手绘草图——用儿子淘汰的田字格本画探方图,标方位差点标成风水阵
五、差点被当成盗墓贼
今年开春带着自制装备去后山试手。刚把晾衣杆插进土里,护林员大爷打着手电就冲过来。好说歹说翻开手机相册——216张筛土照和73页手写记录才让大爷信了。现在人家见我就笑:“那个在坟头画方块的秀才又来!”
- 技能5:安全防护——头回下探方被落土迷了眼,现在下坑必戴摩托车头盔
折腾大半年总共花费:晾衣杆15块、铁皮筒8块、口罩3块5、胶水6块。最值的是花25块买了斤陶片练手,拼出个歪嘴陶罐当笔筒。现在走路总盯着地面瞧,连小区花坛的土都得用脚碾两下——这病算是落下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