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啥我会搞这个实验?
就是觉得日子过得太闷了,天天加班累成狗,回家倒头就睡,连吃饭都没味儿了。老婆天天吐槽我没精神,娃都嫌我板着张脸。有一回坐地铁,看见个大爷在那哼小曲儿,乐呵呵的样儿,心里直嘀咕:凭啥人家活得那么嗨?不行,我得试试找点乐子。翻了几个网上的贴子,说幸福这东西,得在路上学,就像开车出门溜达一样,得动起来才有戏。于是我琢磨出三个实在法子来整,打算从零开始搞一把。
第一个技巧:早起做自己喜欢的事儿
二话不说,先定了闹钟,提前一个钟头起。以前都是七点爬,这回六点就蹦起来。刚睁开眼,脑子一团浆糊,差点栽回被窝去。我强撑着去厨房冲了杯速溶咖啡,喝一口提神,接着就开整。先翻出本书,是我收藏多年的武侠小说,打开第一页,窝沙发里看。头几天读得犯困,眼皮打架,我就硬挺着看个十来分钟。慢慢地,还越读越来劲儿了,感觉自己像大侠闯江湖一样酷。就这么干了一周,闹钟响就起,再不赖床,整个人清醒多了。老婆瞧见我还说:“哟,今天没臭脸?”
第二个技巧:每天感恩唠叨几句
看第一个技巧挺管用,就琢磨加点料。找个破本本,搁床头柜上,晚上睡觉前趴着写两行。第一晚,掏出笔来开写:“谢天谢地没迟到”。后头几天,我使劲想那些小确幸——比如小区门口的大婶卖包子便宜一毛钱,娃学会唱新歌了。写的时候,心里直乐,感觉跟捡了便宜似的。有一回碰见堵车,差点火大,我突然想起自己写过“谢老板没扣奖金”,噗嗤笑了,这不就缓解了嘛坚持写了十来天,脑子顺溜多了,抱怨少一半。
第三个技巧:跟人分享快乐小事儿
前面两个整顺了,我看差一步就齐活儿。周末出门遛弯,路过小区广场,瞅见几个老邻居坐那儿闲聊。我就凑过去,开头还紧张,怕被笑话。深吸一口气,硬着头皮讲起娃的糗事:“你们猜怎么着?我家娃今早把饭盒扣头上了。”结果大伙儿哈哈笑,有个大爷还说:“我孙子也这么皮过!”聊开了,我又扯昨天看的书多逗。后面几天,我逮着机会就跟家人、同事吹吹这些小趣事儿。刚开始结巴,练多了自然了,嘴里吐泡泡似的不停。这法子一用上,人际圈热乎了,大伙儿都爱凑我这儿搭话。
搞成啥样了?
三个技巧轮番折腾,差不多一个月光景。早起看书成了习惯,感恩本本写满了三页纸,跟人聊天也贼溜了。日子一长,老婆夸我像换个人,天天哼小曲儿回家,娃都追着我玩。最逗的是,上班活儿还是那堆活儿,可心里贼舒坦,跟吃了蜜似的。回头想,幸福在路上就这么简单:先动手起,后头全是乐子。您要是试试,可别半路撂挑子——开头难,整熟了比喝汽水还快活。